网络中国节·清明节丨梨花风起正清明

时间:2025-03-28 来源:网络

图片
图片

莫辞盏酒十分劝


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


不妨游衍莫忘归。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时间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明节起源



寒食节成为节日与一个历史人物介子推有关。传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在成为晋国国君之前有过19年的流亡生活。


当时逃亡在外,处境非常艰难,跟随他的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熬汤让他充饥。


后来,他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大事封赏所有随从,惟独忘了介子推。等到想起介子推的时候,他已经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接受封赏,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非常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


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活活烧死在一株柳树下。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介子推为了照顾年迈的老母亲放弃了高官俸禄的生活,寒食节也变成了一个祭奠亲人的孝心感恩节。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成为节日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祭祖的习俗。


清明节是中国人“百善孝为先”传统伦理最好的表现载体,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


清明作为一个家庭祭祀和扫墓的重要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国人对自己祖先表达敬意与感谢的节日,是中国人孝道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被许多人称为中国的感恩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扫 墓


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再折几根嫩绿的柳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或者收拾供品打道回府。


图片



踏青春游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图片


吃青团子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图片


荡秋千

图片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

放风筝

图片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插柳

图片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图片


戴柳

清明戴柳,有将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者,也有将嫩柳枝刮结成花朵而插于头髻者,还有直接将柳枝插于头髻者,有辟邪功用,后世又有“纪年华”之遗俗,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图片
图片


祭祖扫墓禁忌


祭扫的具体日期


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图片


扫墓的程序


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其次是祭祀;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别。


图片


祭祀的花

通常是菊花,因为我国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白色菊花是最适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黄色菊花有长寿菊之称,比较适合看望病人。


图片


拜祭辈分


拜祭要分先后次序。依次为:父亲、母亲、长男、长女、次男、次女……以此类推。拜祭完毕后,祭品让祖先祝福过,众人可食取祭品。

图片

早上要看额头


扫墓的当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镜看自己的额头,看看有没有乌黑的气色,如有则表示时运较低,尽量当日避开扫墓为宜;若一定要去,可随身佩戴玉器、桃木等,以作化解。


图片


扫墓回来要净身洗衣


与清明节前忌买鞋类似,清明节扫墓回来,一定要清扫你的鞋子,同时将鞋子的鞋尖朝里,同时勿忘将身上穿的衣服洗干净晾晒为宜。


图片


不能回乡可在家拜祖先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墓地去举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不能回乡参加清明拜山活动,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


方法是在家里阳台或客厅,朝家乡方向,摆上祭拜用的食品,烧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关词语。然后,再烧纸钱祭祀。这一条很重要。


图片


谨慎在先人墓地照相


特别提醒朋友们:谨慎在先人墓地照相,无论是扫墓者自身合影,还是扫墓者与墓地合影。更忌讳照相时将其他坟墓拍进镜头。
否则,你的运势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解决方法除了删掉或者销毁这些照片外,最好在门口烧香,请出去不好之“气”。


图片


祭祀头发不能盖住额头


按照古人的说法,清明节也是“鬼节”。如果需要在此期间走夜路的朋友,一定要记得随身携带护身的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同时,要亮出你的额头,不能因头发而盖住,因为,那是你的神灯所在。


图片


外人最好不陪同扫墓


因为各种原因,许多人可能会碰到是否陪同朋友去扫墓的问题,比如女友陪男友去扫墓,下属陪同上司去扫墓,甚至生意场上陪同客户去扫墓。外人最好不要陪同去扫墓,因为各自的气场是不一样的。


如果实在不能避免,那么建议你佩戴避邪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否则会犯了禁忌。


图片


可为两家人扫墓


有朋友咨询:“同一个人一年内不能去为两家人扫墓?比如为我外婆扫墓,改天再为老公的父亲扫墓(已结婚),可以吗?”其实,这种情况是经常遇到的,回答是可以的,无碍。


图片


忌穿大红大紫


有,特别忌穿到大红大紫的衣服,应穿上素色的服饰。另外,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本命年者除外)。


图片


忌买鞋


一些人恰巧是清明节过生日,因此有时难免就在清明节期间买双鞋。岂不知鞋与邪同音,故而通常不在此时买鞋。真有需要也要错开时间购买。


在此提醒你留意鞋店为何清明节生意不好就明白了。如果有些朋友不慎清明这天买鞋了,如何破解?


先请这些朋友用红纸包好鞋子,放在门口一晚,然后清早将红纸烧掉即可。


图片


当天少些娱乐活动


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清明节去祭祖、扫墓的朋友,清明节当天尽量少些娱乐活动,更不能吵架、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语,否则,日后恐生麻烦。


清明节诗词


图片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图片


杨万里《寒食上冢》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