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明:全方位打造文明城市升级版

时间:2020-07-21 来源:德惠市融媒体中心

长春市委市政府以“打先锋、站排头”的责任担当,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迭代升级,促进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上下贯通的“一把手”工程。坚持高位统筹,建立起书记主抓、市长主建,相关市领导作为常务班子的创建领导体制,市委每年召开文明城市创建总结表彰暨工作推进大会,市委主要领导每年调研督查创建工作,使文明城市创建进入高位高标高效运行轨道。坚持以上率下,各县(市、区)、开发区、街道、社区“一把手” 靠前指挥,挂图作战,实现了文明城市创建成为各行各业的大合唱。坚持责任牵引,制定实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表,把35大类、3379个创建点位量化分解到每个单位,“一把手”定期调度进展,压实责任。


 

二、拓展创城思路,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从精神文明到物质文明的“全视角”工程。推动创城与环境再造融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营商环境和“解放思想再深入、全面振兴新突破”,组织为期三年的城市乱象集中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延伸创城触角,形成综合效应。推动创城与经济建设融合,结合“专班抓项目”“万人助万企”,深化创城内容,与中心工作互动并进。推动创城与发展战略融合,围绕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总体目标和哈长城市群、长吉一体化等具体战略,结合国际汽车城、国际影都、国家区域创新中心、中韩国际区“四大板块”,在大局中拓展创城视野。


 

三、完善创城机制,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网上网下联动的“智能化”工程。坚持“双网一平台”联动机制,建立网络化指挥管理体系、网格化监督包保体系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管理云平台,形成创建闭环,实现“办公协同化”“数据一体化”“考核动态化”“宣传矩阵化”。坚持“三长”联动机制,建立以网格长为主体,楼栋长、单元长为前端抓手的“三长”包保体系,通过网格长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楼栋长解决“最后一百米”问题,单元长解决“最后一米”问题,构建了区域治理新模式。坚持督查考评创新机制,聘请第三方模拟测评、城市媒体联盟督导和专项检查进行督查考评,将结果纳入绩效。依托“电视问政”和“报纸问效”跟踪报道城市创建中存在问题和整改成效,形成多层次监督网。


 

四、推动文明立法,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双约束”工程。着眼规范管理,制定《长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着眼贯穿融合,把立法与修改完善市民守则、乡规民约、行业规范结合起来,文明社交、邻里互助成为人们自觉;与培树出行习惯结合起来,排队等公交、机动车礼让行人成为“文明标签”;与推进乡村德治结合起来,推进以学明德、以文化德、以创扬德、以行润德、以贤带德、以亲养德、以规立德;与保护文化街区结合起来,将秋冬时节特色街路“落叶景观”保护性存留写入立法。着眼用法用规,开展“不文明行为随手拍”,对“最接受不了的十种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和治理,以制度刚性规范市民行为。


 

五、创新操作方式,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可知可感、全民参与的“日常性”工程。用实践载体推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力开展利民惠民主题活动。总结提炼长春市“文明十条提示单”,改变以往那种面面俱到、长篇大论、“四六句”的做法,引导市民从小切口、日常化、身边事做起,推进更广泛、更精准、更持久的文明实践。用文化氛围熏陶,讲好长春生态文化、冰雪文化、大学文化、电影文化、汽车文化和雕塑文化的故事,策划“全媒体新故事长春计划”。用先进典型激励,高标准评选“道德模范”“长春好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举行的中国好人·长春户外发布活动,道德模范和好人代表乘坐红旗轿车入场,产生广泛影响。(作者:中共长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赵明)


来源: 文明实践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