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天出发——跟着卫星看吉林丨吉林:在青山绿水中铸就“金山银山” 环境质量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

时间:2023-03-12 来源:德惠广播电视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五年来,吉林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吉林。今天的《跟着卫星看吉林》,我们就将镜头对准美丽吉林的生态画卷。

图片

吉林广播电视台记者赵琛 :我手中这张照片,是由吉林一号卫星在三年前拍摄的东辽河。从图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像我身旁这样的水质自动监测站还很少。而现在,东辽河从干流到支流,水质自动监测站已经遍地开花。东辽河发源于辽源市,我身旁的河清自动监测站,就是水体出境监测点。最新数据显示,这里的氨氮、化学需氧量等重要检测指标,分别从2017年的每升4.28毫克、38.6毫克,降到每升0.42毫克和19毫克。从而标志着东辽河干流水质全部达到III类及以上,东辽河彻底告别了劣V类水体。

图片

在东辽河畔,人们对于春天的期盼,比以往更热烈。

图片

从这张卫星图片上可以看到,东辽河两岸的生态保护带已经绵延成片。五年来,当地规划195个项目,总投资189.9亿元,坚持水生态、水环境、水岸线共治。眼下,在辽源,像东辽河源头这样的微景观已经达到2160处;从源头净水、生态丰水到河长保水一条龙作业,河道APP巡河小程序,河长人手一个。污染减排、生态扩容“两手发力”。

图片

2022年,吉林省国控断面劣V类水体全部消除。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1.8%,历史上首次超过80%,高于国家年度考核目标6.5个百分点。五年来,吉林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和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连战连捷,环境质量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陈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态修复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吉林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

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刘宝: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今年,吉林将着力推动生态强省建设,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起抓,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点亮绿色未来。

图片

吉林广播电视台记者赵琛:我手中这张照片,是由吉林一号卫星在最近拍摄的东辽河。在两岸的空白地带,今年这里将开展“百万亩造林工程”, 相当于新建10座200万立方米的水库,全面提高流域水源涵养能力。

今年,吉林致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低碳、减污、扩绿、增长一起抓,力争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4%左右,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支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纳入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建设,让生态强省建设成色更足、成效更突出、底蕴更深厚。

来源:吉林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