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迁】烟火人间

时间:2025-06-17 来源:德惠市作家协会

烟火人间

文/赵超越
微信图片_20250506193714_42.jpg

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乍现,像是被谁按下了播放键,今日小镇的早市准时开张了。叫卖、询价、还价种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场即兴的阿卡贝拉演出。

无论是商家还是逛早市的人们都精神饱满、神采飞扬,各色早餐棚子里坐着三三两两的食客,等待着热气腾腾的早餐新鲜出炉。那家卖豆腐脑的小摊位,竟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当然,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微信图片_20250506193714_41.jpg

很多年前的早市于我家来说,约等同于定时开放的菜市场,用来采购本周、本日全家一日三餐的食材,早餐常常是家里自己做的白粥和几样咸菜,极偶尔才会在早市买一点馒头、花卷、油条。

当我再小一点的时候,“早市”还不是早市,叫“集市”,在时间上也不是天天开放,每月会在一个固定的日子举办。到了那一天,全家人都会早早地起来,一起去赶集,集市上不仅仅卖瓜果蔬菜、副食等食物还会有服装鞋帽和生活用品,这是一个定期开市的百货集散地。每次逛集我都会被叫卖酥糖的摊位牢牢吸引住目光,但是只有在农历新年前的那一次采买年货的集市上,父母才到这个摊位称回一点点、回家后放到碗橱的最高处,在除夕那天一早才会装在盘子里摆到桌上,在这个时候依然是不许我随便吃的。

前不久,因迁入新居而整理旧物时,我竟然翻找出了一小叠粮油票。后来和长辈们聊天才知道,在我出生之前有一段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物资匮乏,商品需要有计划地分配,买粮用粮票、买油用油票、买布用布票等不一而足。而随着改革开放,物资慢慢地越来越丰富,票证被逐步取消、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所以在我最早的记忆里,便只有商品琳琅满目、顾客络绎不绝的百货商场和自带瓶子去“打”酱油醋的副食店了。

人生四十年,说长,于历史的长河中弹指一挥间;说短,却经历了时代的变迁。缭绕着烟火气的早市,温暖着人们的心灵,将平淡无奇的每一天妆点上不同的色彩,在记忆中凝结出珍贵的独一无二的瞬间之诗。

来源:德惠市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