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过窗台时,我总会想起四十年前,实验小学3年3班的那间教室,姜老师的那节语文公开课。
粉笔灰在光柱里漫舞,细小的粉末像被施了魔法,在金色的光束中翻飞,时而聚拢,时而散开,仿佛在演绎着一首无声的诗。
我被姜老师提问,站起来读了一段《守株待兔》的课文。读的是哪一段可能我已经忘了。但我坚信,当时老师手中的粉笔,一定是用银河的星光研磨而成的。那些在黑板上流淌的符号,那些横平竖直的文字、精妙深刻的成语,宛如星辰,多年后依然在我的记忆中闪烁。
我的语文老师姜老师,班主任徐老师,还有好多我记得名字或者不记得名字的老师,他们是我时光长河里的掌灯人。
记得一个下午,窗外的雨帘如注,雷声轰鸣,我却因高烧而浑身滚烫、意识模糊。徐老师注意到我的异样后,二话不说,给我披上雨衣,他打着伞,骑自行车驮着我,朝我家的方向驶去。泥泞的小路上,积水映照着微弱的光,每走一步都格外艰难。那一刻的温暖,我至今不忘。
是的,教育从来都不是刻板的照本宣科,而是把阳光揉碎,撒进孩子心灵的每个缝隙,在有风的地方,茁壮成长。
就像那年的姜老师,她总爱把泛黄的诗集带进课堂,书页间夹着干枯的丁香花瓣,封存着岁月的芬芳。当她吟诵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时,眼中闪烁的光芒,是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那光芒,如同春日的暖阳,洒在我们的心田。她让我们相信,我们的生命也会像花儿一样,缤纷绽放。她带着我们品读唐诗宋词,感受文字的魅力。她鼓励我们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抒发内心的情感。这种传递,对希望的播种,是一朵云对另一朵云的推动。
岁月悄然化作了石板路上的苔痕,偷偷地染白了青丝。母校的丁香花谢了又开,讲台上的身影换了又换。
可总有一些东西被坚守,被传承。
那些曾被照亮的孩子,带着这份温暖走向远方,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又成了新的掌灯人。或许是在三尺讲台上,传承着知识与爱;或许是在科研领域,执着追求真理;或许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善良与热情温暖他人。
教育的意义,或许就藏在这薪火相传的浪漫里,藏在一代代人执着守护的微光中。灯下书此,草草数语,只觉纸短言长,不能尽其万一。感谢我的老师,您陪我一程,我念您一生。